首页>>重要专题>>最美科技人第三届>>媒体关注

【宁夏日报】孙红玲:与水产结缘一生的人

来源:   作者: 发布于:2019-06-03

孙红玲(中)

    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到被养殖户称为“贴心人”的水产养殖专家,31年来银川市兴庆区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孙红玲一路走来,用她的聪明才智、勤勉敬业谱写了一曲水产畜牧科技人员情系三农、服务三农的无私奉献之曲,巾帼建功之歌。

  1988年,孙红玲从大连水产学院淡水渔业专业毕业后一直战斗在农业科技推广基层一线,把火热的青春奉献给水产和畜牧事业,足迹遍及兴庆区养殖业的每个角落,用知识和汗水架起农民致富的桥梁。

  孙红玲是一个敢啃硬骨头的科技人。2007年以来,孙红玲主动请缨,先后参与或主持主养草鱼综合养殖技术试验示范推广、稻蟹生态种养新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宁夏南美白对虾苗种培育及健康养殖示范、盐碱地农艺改良(以渔治碱)鱼菜共生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等项目的试验示范推广,解决了一批技术难题,让养殖户亲眼目睹新技术带来的成果,有效解决了农业科技与生产发展“两张皮”和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针对“瓶颈”性的技术难题,孙红玲联合清华大学、宁夏大学、中科院东海研究所、自治区水产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专家联合进行科技攻关,组织中心、站科技人员进行技术创新,集成全国先进的畜牧业、渔业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组织养殖企业(户)进行观摩、试验示范推广,及时总结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每年生产技术指导关键时期,孙红玲几乎每天都深入养殖场、棚圈、池塘,开展调研和技术指导,同时充分利用科技下乡、举办培训班、建立微信群等方式进行宣传培训,普及畜牧业、渔业新技术,落实增收节支和病害防治措施,一大批先进的畜牧、渔业新科技、新模式、新装备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科技必须转化为生产力,农业技术也一样,这样农民才能增产增收。”孙红玲说。近年来,孙红玲参与引进、推广水产名特优新品种20多个,畜牧、水产新技术推广40余项。作为主要项目负责人参与了兴庆区月牙湖万亩奶牛场的规划、建设、指导,建成了奶牛存栏2万余头标准化养殖园区,带动月牙湖饲草种植近万亩,解决建档立卡户就业150人,托管生态移民奶牛3797头,每年为生态移民增收1063万元。组织实施奶牛品种改良、草畜产业节本增效及畜禽类等资源化利用工程,使奶牛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标准化规模养殖比例达到99%以上,成年母牛年平均单产达8000公斤。组织、指导完成无公害基地水体环境治理10万亩,引进调运水产名特优新鱼苗9.5亿尾,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技术10.2万亩,稻渔综合种养新技术7.8万亩,名特优新主套养技术11.92万亩;主持推广设施温室高产高效养殖面积达到5万平方米,南美白对虾实现一年二茬,商品虾规格达到每公斤30头,亩产量达到400公斤,纯收入15000元以上;主持推广台湾泥鳅设施温棚养殖亩产量达到2500公斤,纯收入达20000元;累计完成主养草鱼综合养殖技术试验示范推广1.05万亩,实现总产值5000万元。通过努力,兴庆区渔业单产从100多公斤提高到600多公斤。主持推广陆基生态渔场、以渔治碱、稻渔(蟹、鱼、鳅、虾)生态综合种养等技术,实现亩增效益1000元左右。

孙红玲率先在宁夏引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项目,推行病死动物统一收集、运输、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年处理病死动物尸体3000吨,加工高档有机肥5000吨,既减少了生态环境污染,促进了循环农业的发展,又确保了公共卫生安全和食品安全。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孙红玲先后参与或承担科技推广项目60余项,累计实现新增产值15.5亿元,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2次,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银川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次、三等奖1次,农牧厅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次。主编出版24万字的《都市现代渔业发展》科技专著1部,参与合著2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12个,编写培训教材50万字,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举办县、乡、村、队技术培训500余场次,培养实用技术人才近千人,培训农民5万余人次。入选农业部万名农技推广骨干(渔业)人才、宁夏水产学(第五届)理事、银川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大行动决策咨询专家、银川市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银川市适水产业专家服务团成员,曾获自治区“十佳农技推广标兵”,银川市“十佳农技推广标兵”“青年科技明星”“技术标兵”,连续多年被评为宁夏水产战线先进个人、银川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先进个人。







版权所有: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广场西路宁夏科协
宁ICP备17000876号-4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667号